[推荐]《王菲画传》部分内容


#1

  • 20年前1月8日
  • 222.90.61.226
第一章
童年长着一颗孤独的种子
与李敖是世交(1)
时光走近20世纪60年代末期,脚步显得格外的滞重起来。一场文化大革命将整个中华大地,卷入一片长达十年的红海洋之中。北京的夏天,因此显得异常的热烈火爆,北京的街道,因此显得异常的拥挤。
时光的指针,停留在1969年8月8日,正在台上引吭高歌的北京煤矿文工团女高音歌唱家夏桂影突然感到下腹一阵巨痛,她知道期待已久的时刻就要来了,在被送往北京协和医院的路上,趁着阵痛的间歇,夏桂影对陪同自己的同事说,请你们给老王拍封电报。同事说,你放心吧,团长已经派人去邮局了。王工得到这封电报,不知该有多高兴。夏桂影暗想,前面已经有了一个儿子王弋,如果这胎能够生个女儿,那就圆满了。她根本来不及将这新生儿出世的信号,告诉被下放到遥远矿区工作的丈夫王佑林。 到达协和医院,夏桂影立即被推进了产房,时隔未久,孩子出世了。接生员对她说,恭喜你,生了个女儿。夏桂影强忍着疼痛,勾起头去看女儿。乳白的灯光下,女儿被护士托在手中,如同托着一轮太阳,又如希腊绘画中的安琪儿。女儿伸展着小手小脚,大声地啼哭。两名护士一边给她扎襁褓,一边议论。这个说,看这张小脸,这么红,将来的皮肤一定很好。那个说,是啊,这丫头长大了,一定是个美人胚子。又说,你看她的小手小脚,骨节这么长,将来比别的女孩都要高呀,当运动员打篮球挺好的。听到护士议论女儿将来的职业,夏桂影也有了那么一闪念。她希望将来女儿长大了,最好像她的爸爸一样,成为一位至高无上的科学工作者。
  这个女孩就是后来的亚洲歌后王菲。
  王菲的祖父王兆民(曾用名王墨林),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的中国政坛,也曾显赫一时,官至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王兆民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和台湾名人李敖的爸爸是同班同学和好友。王菲的爸爸王佑林,曾经和李敖的二姐李珉指腹为婚。李敖在回忆这段交情时说,爸爸和二叔王墨林大学毕业后,一起来到冰城哈尔滨当教师。工作之余,两个好同学常来常往。王墨林有一个女学生深深地吸引了爸爸的注意力,这个女生后来成了李敖的妈妈。在父母的婚礼上,王墨林成了他们的伴郎。几年后,两家的第二个孩子胎结腹中,彼此约定,如果生下一男一女,便结成儿女亲家。几个月后,王家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王佑林。不久李家生了一个女儿,取名李珉。于是,同窗情之外,又加上儿女亲情,亲密度更增加了一层。
  1949年下半年,国民党败退台湾,王李两家,和当时大多数中国上层家庭一样,开始了一次铭心刻骨的大分裂。两家的大多数人跟随国民党去了台湾或是海外,王墨林的二儿子王佑林当时还是大学生,思想激进,对国民党不满,没有依从爸爸的意愿,而选择留在了大陆,这一变故阻隔了王佑林和李珉,这段姻缘从此划上句号。有人说,假如没有这次大裂变,王佑林的妻子就是李珉而不是夏桂影,那么,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王菲。但历史没有假如。

[此贴子已经被誓言于2005-1-17 12:09:05编辑过]

#2

  • 20年前1月8日
  • 219.147.65.41
托儿所的小歌星(1)
王菲的名字,一直是人们的关注点。从北京到香港时,王菲是王菲,但踏入歌坛,王菲这个名字被认为太大陆化,被改成了王靖雯。王靖雯红了,摇身一变,又变成了王菲。然后有一天,突然有人说,王菲其实最早并不叫王菲,15岁之前,她一直跟妈妈姓,叫夏林。这个说法是由娱乐圈那个著名大嘴人物黄安踢爆的。从此以后,所有关于王菲的介绍,都会加上一个括号,括号里面的内容是“15岁前叫夏林”几个字。但很多从小就认识王菲的人都说从来没听说过她还有一个名字叫夏林,所以那个括号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时隔30年,北京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再也找不到王菲当年所住的里弄和房屋了,只能根据她在地坛小学上学,以及离煤矿文工团很近这两点,确定了一个大致方位——安定门附近的青年沟一带。童年时的王菲,异常的孤僻,同时又异常的活泼。孤僻的人更乐于独处,活泼的人却会好动多变,容易与人接近。孤僻和活泼,原是矛盾的对立,可在王菲的身上,得到了有机的统一,从而造就了她后来傲世独立的性格。
  活泼或许因为她出生在夏天,或许因为她身上流着的天生的艺术家的血。孤独却是因为她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孤独的记忆,常常与托儿所阳光轻拂的窗帘联系在一起。
  爸爸是煤炭工程师,他的工作岗位在煤矿。北京市自然没有煤矿,王佑林不得不常常远离家人,深入到遥远的矿山,一呆就是几个月。妈妈是煤矿文工团的女高音,这个文工团就是为了矿山而存在的,他们必须送艺术送歌声进入矿山,深入矿井,往往是一个演出刚刚结束,行李放在家里尚没有打开,新的演出任务又来了,不得不又匆匆登车而去。有时候,爸爸在煤矿里呆了几个月后回来,休息一段时间,却连妻子的面都无法见到,又要去另一个煤矿了。为了工作,父母不得不把小王菲托付给邻居大妈。王菲曾深情地回忆这段时光,“尽管大妈有七个子女,但疼我如亲生女儿。在那对父母的印象越来越淡漠的童年时光里,我把小孩对妈妈的天生依赖和信任,转移到了大妈身上。”或许是她太小了,分不清谁是自己的妈妈,或许因为见到妈妈太难了,邻居大妈的脸远比妈妈的脸要熟悉和生动得多。无数个夜晚,小王菲都是在邻居大妈那不太动人的儿歌中入梦的,以至于父母偶尔回来,将女儿接到家里,临到睡觉时,她会闹着要和大妈睡。
  即使这样的日子,也无法长久。大妈的女儿结婚生孩子了,因为要上班,大妈要帮女儿照顾孩子。恰在此时,王佑林和中国许多知识分子一道被下放到五七干校,整个家庭的重担,压在了夏桂影的身上。希望在事业上拼一拼的夏桂影,被家庭和两个孩子困住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女儿送进托儿所全托。

#3

  • 20年前1月8日
  • 222.90.61.226
托儿所的小歌星(2)
每个星期一的早晨,大妈牵着王菲的小手,将她交给托儿所的阿姨。星期六的晚上,又由大妈把她从托儿所里接回来。即使是星期天,妈妈也常常都是不在家的,小王菲的星期天,常常在大妈家度过,也是王菲最开心的日子。她害怕托儿所的孤独,害怕那午后的阳光透过一动不动的花布窗帘,明晃晃地照在小床上,照着自己的脸。每到夏天的中午,周围的小朋友都进入甜蜜的午睡,只有王菲静静地躺在自己的小床上
,大睁着眼睛,看着窗帘,并且期待有一阵风吹来,让窗帘开始起舞。她想象着,窗帘的背后,有一位美丽的仙女,只要窗帘一动,仙女就会翩然而来,走到她的身边,和她说话,为她唱歌,陪她跳舞。带过王菲的阿姨,教过王菲的老师,都曾说过同样的话:这孩子常常独自一个人发呆。成人后的王菲说,确实如此,因为她常常感到用语言同人交流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而她最擅长的,是独自一人进行思维漫游。在托儿所那些日子,几乎每个中午,她都是在这样的漫游中度过的。后来渐渐长大,进小学上中学,坐在课堂上,若觉得老师所讲的课程沉闷无趣,她的灵魂会迅速飞出躯体,在漫无边际的幻想世界游弋。甚至在成为著名的歌后以后,面对媒体记者的采访,一旦被问及些无聊的问题,她便开始飘忽,开始神游。因为长时间沉浸于幻想的世界,她更加不善于同现实世界交流;另一方面,这种漫游经历,又强化了她的想像,增加了她的艺术修养和气质。日后她成为歌手,不仅仅只限于表现自己天生的音乐天赋,同时游刃有余地操笔写歌,淋漓尽致地发挥她的神游天份,与这段孤独体验和心灵的自我完善,有着极大的关系。
  在托儿所,唯一令王菲感到快乐的是那些孩子们的游戏。所有的孩子围成一圈,大家一齐唱: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她感兴趣的不是自己成为那个丢手绢的小朋友,也不是那些站在人堆里合唱的小朋友,而是成为小朋友的领唱。阿姨常常当着所有的小朋友的面表扬她歌唱得好,让她站起来领唱。她于是带着惊喜和慌乱,紧张地站起来,张开小嘴唱着。兴之所致,还无师自通地做几个舞蹈动作。
  那时候,小王菲是托儿所的小歌星。

[此贴子已经被誓言于2005-1-17 12:13:46编辑过]

#4

  • 20年前1月8日
  • 222.90.61.226
留在北京胡同和上海弄堂的足印(1)
那个夏天异常的炎热,连窗外的知了,叫起来也显得不那么劲头十足。地上热气蒸腾,天上毒日暴晒,托儿所的孩子们,每天都会出几身臭汗。小王菲是个例外,因为她很少参与其他孩子的游戏,缺乏剧烈运动。出汗少了,积聚体内的暑气无法消散,用中医理论解释,就是体内积压了大量的热毒。孩子们头上身上,常常会长出疖子来。那个夏天,热毒攻击了小王菲的后脑,最初是后脑勺上微微发疼,用手去摸,有一处轻微突起,按压则更疼。不留神间,这突起的一点变成了豌豆般大的肿块,并且迅速扩大,几天时间,便肿成杏子般大小
。随着肿块的长大,肿体开始变软,触碰便有剧烈疼痛。随后的一天或者两天,肿块的中心部位便会溃破,流出脓血。由于卫生知识以及医疗条件所限,几乎没有什么消毒处理,溃破的伤口感染,小王菲开始出现淋巴肿大,持续高烧。邻居大妈赶到托儿所,见小王菲卧在小床上,痛苦地呻吟。大妈一把抱起她,迅速跑进了最近的医务所。医生说,因为疖子没有及时处理,脓头溃破后又没有消毒,被细菌感染了。大妈焦急地问,医生,要紧吗?医生说,如果治疗不及时,高烧持续时间太长,会烧坏心肺,那时就麻烦了。好在这孩子及早送来了,打几天青霉素就会好了。
  打过针,离开医务所,王菲担心大妈会将自己送回托儿所,哭着求她。大妈说,好宝贝,大妈不送你回去,大妈带你回家。因为打针的疼痛,哭得满面泪痕的小王菲,听说回家两个字,顿时破涕为笑。大妈却流下了眼泪。 晚上,大妈将小王菲抱在怀里,用自己的身子给她当枕头,让她睡得更好一些。一连几个晚上,邻居大妈都没有睡好觉,常常会在半梦半醒中惊醒,摇着扇子,让温柔的风吹干孩子身上的汗珠,小心地不让她头上的伤口碰到任何地方。
  有关大妈的所有记忆,成了王菲童年最甜美的回忆。
  大妈的家,有太多的温馨,而托儿所,只有无边无际的孤独。小王菲哭着哀求妈妈,说妈妈我不喜欢托儿所,一点都不喜欢。求求你,别送我去托儿所,我再也不去那里了。妈妈的态度十分坚决,说你不去托儿所去哪里?难道做野孩子?
  星期一到来时,王菲不得不牵着邻居大妈的手,向托儿所走去。一路上,她都在考虑怎样才能达到不上托儿所的目的。她知道,这个权力掌握在妈妈手里,即使求大妈也没用。既然妈妈不肯答应,她就只能自己想到办法。到了托儿所,邻居大妈说,孩子,去吧。好好听阿姨的话,大妈星期六来接你。王菲挥了挥手,说大妈再见,立即走进托儿所的大门,然后一转身,躲在了门边。见邻居大妈离托儿所有了一段距离,王菲连忙闪身而出,跨出托儿所的小门,悄悄跟在大妈的后面,向家里走去。大妈离开托儿所后去了国营菜场,小王菲开始着急了,这可是她从未到过的地方,而且周围那么多人,如果看不到大妈了,她该怎么办?她不得不缩短了和大妈之间的距离,静悄悄地跟在大妈身后。大妈根本没有注意到她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直到走进家门,转身时看到了王菲,大吃一惊。

[此贴子已经被誓言于2005-1-17 12:15:59编辑过]

#5

  • 20年前1月8日
  • 222.90.61.226
留在北京胡同和上海弄堂的足印(2)
夏桂影知道此事后,吓出一身冷汗。孩子那么小,竟然会自己往家里跑了,如果被汽车撞上或者出现别的什么意外,岂不是要遗恨终生?从此之后,妈妈不再坚持送她上托儿所了,小王菲为此兴奋莫名。
  时隔未久,大妈家的儿子又为她添了一个宝贝孙子。一个外孙加一个小王菲,已经令大妈忙得昏天黑地,现在又加了一个孩子,老人怎么带得过来?为女儿请个保姆?可夫妻俩每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不足一百元,常年在外奔波,开销大,养两个孩子已经显得吃力了,哪里还有余钱请保姆?王佑林、夏桂林夫妇商量了很长时间,最后只有一个办法,将女儿送到上海夏桂影的姐姐家去。这是年仅四岁的小王菲第一次出远门,并且第一次乘火车。兴奋冲淡了她所有不快的记忆,她并不清楚这意味着一段更加孤独日子的开始。一天早晨起来,她突然找不到妈妈了。姨妈告诉她,妈妈回北京了,她于是大哭,小小的心灵,又一次与妈妈拉开了距离。成年后的王菲回忆说,她在上海的姨妈家生活了两年。姨妈一家的日子并不宽裕,收入也非常有限,尤其是上海人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习惯,给她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她说,当时全国所有的家庭都不富裕,姨妈家亦是如此,肉食永远都是孩子的梦想,因为吃的次数太少了,即使有限的几次,也是将肉切成小块,和着青菜瓜菜一起炒。一碗菜端上来,上面没有几片肉,表哥表姐们动作比她快得多,等她夹菜时,肉已经看不到了。水果更是当时的稀罕品,自己掏钱去买,大多数人都舍不得,偶尔单位分派降温品或者年货的时候,才会分得西瓜苹果之类的果品。
  寄住的虽然是姨妈的家里,可小王菲总是适应不了这个新的环境,找不到任何家的感觉。就是和那些与自己有着血缘之亲的表哥表姐们,也很难玩到一起。她不知道这种感觉叫做寄人篱下,只是觉得这一切并不是自己的。
  长长的两年时间,她一点都不快乐,她更加孤独,更加沉默。王菲从小就不善于和人交往,她童年的伙伴,只有那些可爱的儿歌。她常常独自坐在家里,反复地唱着某一首歌,甚至将这一首歌串到了另一首歌,她也完全不知晓。那时,唱歌只是她表达情绪的一种需要,她的思维,早已经在遥远而又不可知的某个空间漫游。

[此贴子已经被誓言于2005-1-17 12:17:05编辑过]

#6

  • 20年前1月8日
  • 222.90.61.226
爸爸去了香港(1)
小时候的王菲,和妈妈的感情很疏淡,相对而言,和爸爸的感情要好一些,但同大多数家庭中的父女情相比,仍然不是那么密切。
  造成这种母女情淡的原因既在她的妈妈夏桂影,更在于当时那样一种社会大环境。那是一个讳于谈感情、耻于谈感情的时代,那个时代,需要的是无情无欲,公而忘私的女英雄。我们不清楚夏桂影是不是主观上往那些样板人物靠拢,却知道,作为那个时代的妇女,时代
就是一部列车,只要她乘上了这辆车,就不得不追随着这辆车快速地奔跑。感情需要时间来维系,可是,随着时代奔跑的夏桂影没有时间。
  于是,王菲对于妈妈的感情,甚至不如邻居大妈更亲近。于是,小王菲更深地陷入自我的世界里,品尝着无边的孤独。小王菲六岁了,到了上学的年龄。一天,爸爸极其突然地出现在上海姨妈家里,对女儿说,走,跟爸爸回家。
  回家。这两个字无数次出现在小王菲的脑子里,又无数次被泪水冲走,她幼小的心灵因此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此时,听到爸爸说出这两个字,她甚至有些不肯相信,向后退了一步,以一种冷冷的眼神看着爸爸。王佑林被女儿的眼神深深地刺伤了,他伸出双臂一把将女儿抱在怀里。最初那一瞬间,小王菲甚至想挣脱这个陌生的男人。她开始大哭,挥动着双手,希望姨妈来救自己。姨妈吃惊地说,你怎么啦?你每天不是闹着要爸爸来接你回家吗?现在,爸爸来了,你怎么哭了?
  爸爸?他就是爸爸?
  小王菲并不完全理解爸爸这个词对自己的意义,可因为看到周围的小朋友常常牵着爸爸的大手,她因此有了某种感觉,爸爸一定是自己在这个世上最亲近的人。真的是最亲近的吗?她不太清楚。
  第二天,她坐在爸爸的肩上走向上海火车站的时候,已经开始欢天喜地了。
  回到家里,确实离爸爸妈妈近了,暂时地解了两年来的思念之苦。可是,小王菲很快发现,回家后自己仍然是孤独的。爸爸再一次回到了五七干校,妈妈一如既往地进进出出,家似乎只是他们的旅馆,而她则每天背着书包,前往北京市地坛小学读书。成为小学生的王菲早出晚归,和父母见面的时间,同样是少之又少。同学的父母总是接送自己的孩子,她几乎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回到家里,别的父母辅导孩子做作业,而在她家里,这项职责自然由哥哥代替了。父母偶尔也会问起她的学业,但也就是问问而已。
  几年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迎来了一个经济建设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裂变,身为知识分子的爸爸妈妈,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新时代给长时期受到压抑的知识分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天干劲,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憋着一股劲,要焕发自己的青春,在有限的工作时间里,创造更大的成就

[此贴子已经被誓言于2005-1-17 12:18:27编辑过]

#7

  • 20年前1月8日
  • 222.90.61.226
爸爸去了香港(2)
 令王菲惊喜的是,爸爸从五七干校回来了,家开始变得完整。可这种完整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几年,变化再一次发生。爸爸王佑林申请去香港照顾父母获得批准,并迅速办好了移民手续。家,再一次空了。新的时代,科学以及科学家得到了充分尊重,社会地位日益提高,随着全国高考的恢复,崇尚学习,成为社会的主流。全社会开始重视教育,夏桂影自然如此。以前,丈夫虽然在
五七干校下放,心理上毕竟还是在身边。如今,他去了香港,所有的负担全都压在她一人身上。为了不让丈夫失望,也为了孩子的未来,她必须严厉督促孩子的学业。另一方面,新时代给所有人提供了新的希望和宽广的舞台,处于壮年的她,自然想在事业上搏一搏。家庭和事业,形成了激烈的矛盾冲突。更由于性格上的急躁,夏桂影在教育子女方面缺乏足够的耐心,更没有多少方法。妈妈每次回家,都会问起儿女的学业,并且尽一切可能督促他们加强课业。于是,妈妈给王菲制定了许多的“规章制度”,这些约束,既出于一个妈妈对于女儿未来的担心,又出于望女成凤的特殊心理。。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在他们还难以理解为人父母的苦心时,面对这样的约束,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像王菲这样的孩子,在自己的记忆里,父母很少有这样约束自己的时候,一些散漫或者无所谓的个性,逐步成形,现在突然要改变这一切,就得和原有的习惯作斗争,其难度可想而知。
  王菲在一次回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时说:“我与妈妈之间总有鸿沟,我们的心,也像隔着玻璃围墙,无形地隔着亲情。到今天,我明白感情要经历过才知它的可贵,但那时的反叛也不是一天形成的。”她回忆说,“当时,妈妈管得很严厉,束缚着我喜爱自由的个性。家里仿佛成了牢笼,困着我。我总想飞出去,于是我与妈妈的冲突,随着我的长大,想独立、想自由的同时,越来越多了。”文革结束之初的几年,社会极不安定,正是在这一时期,小王菲渐渐长大,开始向青春期迈进。面对如此多变的社会,刚刚从一个严格而且程式化社会走过来的夏桂影,既有着对社会潮流的不解和惶恐,又有着对女儿可能受此影响的充分警惕,对女儿的约束也越来越紧。为了更好地管好女儿,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将女儿置于自己的眼皮底下。夏桂影要求女儿严格按照自己为她制定的轨迹:放学后立即回家,回家后,绝对不允许出门,星期天更是一定得老老实实呆在家里。
  王菲的反叛期,比其他的孩子来得更早。她回忆说:“当我脱离小孩的阶段,妈妈生怕我学坏,放学后总想我留在家里,不太让我往街上跑。妈妈认为我是女儿家,要斯文、安静些。为此,我很怕妈妈,都会顺着她的意。可是后来我好动的个性,就如脱缰的野马,怎样也收不住。”

[此贴子已经被誓言于2005-1-17 12:19:31编辑过]

#8

  • 20年前1月8日
  • 222.90.61.226
爸爸去了香港(3)
她开始寻找一切机会溜出家门。更多的时候,她会先斩后奏,放学之后便和一帮孩子出去玩,最后,往往换来妈妈的一顿痛打。挨打的次数多了,女儿和妈妈之间的鸿沟也就更深了。
  她说:“每次与妈妈争吵后,我们总是互不理睬。我与妈妈都是硬性子,更是水火不容。从小我与她已不亲近,我不会睡在她身边。我和妈妈互不理睬几天后,妈妈会弄些我爱吃
的菜,自然又好起来。说到底我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倒是与爸爸,我偶然会撒撒娇。”直到几年后,王菲从北京到了香港,从香港到了美国。远离家乡亲人,思亲之苦令王菲突然成熟起来,此时,她才开始体会到妈妈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原来饱含着如此深重的恩情。对妈妈的理解,使得两人间的感情,在一夜间拉近了距离,从此,母女开始亲密起来。

[此贴子已经被誓言于2005-1-17 12:20:56编辑过]

#9

  • 20年前1月8日
  • 222.90.61.226
妈妈不准她唱歌(1)
对托儿所充满恐惧的王菲,对小学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喜欢小学里的课程,喜欢小学里的老师,也喜欢小学里的同学,更喜欢小学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艺和体育活动。因为她出色的歌喉,被选为班上的文艺委员,每逢节假日,她便在老师的领导下,引领着一帮同学排节目。
  小学的课程毕竟简单,王菲又有天生的文艺天赋,她的语文成绩在班上出类拔萃,算术
也相当优秀,因此,她成了班上最优秀的学生。每个期末的家长会,总是最能让妈妈风光的日子。而每次家长会结束,妈妈也会照例说一句,看吧,要不是我盯得紧,你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吗?面对妈妈的唠叨,她有些不以为然,心中暗想,才不是,这都是因为我的聪明。 她确实没有像其他同学那般刻苦认真,将大量的时间用在课业上。一方面,她有着太多的业余活动,比如排演节目,比如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另一方面,她越来越痴迷于神游,往往遇到不喜欢的老师讲课,她的神志,便开始游离自己的躯体。
  那时,无论是她还是妈妈,抑或学校的老师,都认为她会考上重点中学。有一位极其喜爱她的老师说,如果她考不上重点,我们整个地坛小学,大概不会有人能考上了。这话传到她的耳边,令她得意异常,认为上重点对于自己,是探囊取物的事。她放松了自己的学习,甚至可以说掉以轻心。然而,小考是统一命题,监考异常严格,考场里突然多了好几个老师,还有学校领导和教育局的负责人在考场外巡视。看到这阵式,王菲突然紧张异常。一次谈到这段经历时,王菲说,我的性格就是如此,平常大大咧咧,一到了关键时刻,就会紧张得要死,手脚冰凉,心慌意乱。脑子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塞着一样,以前会做的题,这时怎么都想不起来,以前随便写就能写得很好的作文,那时怎么都想不出最好的句子。
  结果非常糟糕,她未能进入重点线,被分到了一所很普通的学校,西直门中学。
  这一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结果,给她带来了直接后果,首先,妈妈对她的管理更加严格,约束也越发的多起来,甚至连参加学校的某些活动,都在妈妈的严禁之列,包括唱歌。
  早在小学的时候,她就被选入银河少年合唱团。银河少年合唱团隶属于中央电视台,是全国数千个群众性业余合唱团体的佼佼者,曾多次出访奥地利、法国等国家,被当地媒体喻为“亚洲第一童声合唱团”。
  据了解情况的人回忆说,当年,银河少年合唱团主要从北京市选取演员,采取的是由少年宫推荐或者合唱团的老师前往各学校挑选相结合的方式。唱红了《我们荡起双浆》等歌,后来,这个合唱团享誉海内外,一些家长便主动送自己的孩子上门,于是,挑选少年演员的方式,也就随之改变。

[此贴子已经被誓言于2005-1-17 12:22:13编辑过]

#10

  • 20年前1月8日
  • 222.90.61.226
妈妈不准她唱歌(2)
那天,合唱团的老师到地坛小学挑选新演员,学校的音乐教师将全校几十名歌唱得好的学生集中在教室里,音乐老师坐在手风琴前,合唱团的老师坐在一旁。事前甚至没有告诉孩子们这些陌生的面孔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轮到王菲上台的时候,她选唱的是一首邓丽君的歌。合唱团的老师们眼前立即一亮,完全被面前这个扎一对小辫的小女孩那轻灵甜美的声音吸引了。或许,那时合唱团的老师便已
经意识到,这个有着一双明亮大眼睛,模样显得有几分调皮的瘦高女孩是个可造之材,只要经过严格系统的专业训练,将来必定成为歌坛名人。王菲的歌尚没有唱完,几位老师心中已经有了人选。从那天起,王菲便成了地坛一带的小名人,学校的各种演出,她自然是台柱,居委会、街道搞活动,也一定少不了她。建军节去部队慰问演出,劳动节去工厂演出,以及其他一些演出活动,少了她就不成戏了。
  可是,因为初中没有考上重点,母亲便不准地再参加这一类活动,从今往后,一心一意抓学业。学校确实是以教学为中心,应考成为各个学校的终极目标。但是,除了考试之外,学校毕竟还有些其他的活动,而且这类活动主要以演艺为主。在这类社会活动中,各所学校都憋着一股劲,想尽可能地拿些奖杯回来,提高学校的声誉。但这又和学校的终极目标相冲突,最好的办法,就是能有个别才艺异常突出的学生,学校既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排练,又可以拿到奖杯。
  王菲正是这样的学生。学习成绩可以算是优秀,才艺更是优秀。但凡有全区性或者全市性的文艺演出,只要她出马,肯定抱个奖回来。如此一来,学校的需要和家长的规矩形成了冲突。学校不得不曲线救校,和学生联合起来,在家长面前打马虎眼。
  据中学时代的一位校领导回忆说,那时的王菲,和妈妈的关系并不好,母女之间有些隔膜和紧张。这种矛盾的主因是夏桂影不赞成女儿搞文艺,而孩子对唱歌十分痴迷,尤其痴迷邓丽君的歌,已经不仅仅只是追星族,她自己已经成为童星了,不仅仅是教育系统组成的一些文艺演出需要她的参与,一些社会音乐团体,也来找她录音。为了避免母女间的冲突,学校常常替她隐瞒这一类活动。

[此贴子已经被誓言于2005-1-17 12:23:18编辑过]

#11

  • 20年前1月8日
  • 222.90.61.226
雏凤新声:风从哪里来(1)
15岁,对于王菲来说,是极其特别的一年。
  这一年,她顺利地初中毕业升入高中。也是这一年,她可以通过唱歌赚到钱了。
  那个时候,全中国的工资标准都很低,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收入才20多元,可王菲赚到的第一笔钱就有近千元之多,那简直就是挖到了第一桶金。她也因此成了同学之中的小富姐那是高一上学期的期末。北京一家唱片公司计划发行一集邓丽君的口水歌,便在北京所有演艺团体中寻找合适的歌手。北京是文化之都,艺术之都,出类拔萃的歌唱演员,数以万计,要从这么多的演员中,找出几个模仿邓丽君的歌手来,并不是一件难事。可当时是改革开放初期,固有观念仍然影响着几乎所有的演艺人员,通俗唱法在当时为那些专业艺员所不齿,邓丽君被主流社会认定为靡靡之音,部分成名歌手即使愿意接下这样的任务,但费用异常之高。
  对于唱片公司来说,既要唱得好,又要便宜,只好在新人中选了。
  王菲和另外几名少年歌手被推荐给了唱片公司。经过试唱,唱片公司选定了王菲王菲找到班主任请假,要去云南昆明录音,前后可能需要十几天时间,也可能需要一个来月。班主任一听,几乎没有考虑便说,这不行,我不能同意。王菲和班主任的关系一直不错,便施展自己的磨功。她说,自己是那么喜欢邓丽君,而且又是正式出版自己的第一个专辑。有些歌唱演员,从事演艺工作一辈子,都难以获得出版个人专辑的机会。而自己才只不过15岁,便有这样机会,这很可能成为自己未来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她希望班主任网开一面,为自己大开方便之门。可班主任的想法和她不同,班主任说,你唱歌,你妈妈本来就不同意的,总是我们在替你隐瞒。现在已经是期末了,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你如果去录歌,这次考试肯定错过了,到时候,我怎么向你的家长交待?怎么向学校交待?
  王菲只好跟唱片公司说明有关情况,她表示,这项工作自己不能接了,妈妈那一关,肯定是通不过的,现在班主任又不肯给她假,如果自己一意孤行地跑到昆明去,后果就太严重了。唱片公司从许多人中选定了王菲,自然不肯轻易换人。他们首先找到夏桂影,希望她支持女儿接下这个专辑。在唱片公司看来,夏桂影本人是歌唱演员,应该容易理解这件事。为了保证顺利通过家长这一关,他们通过关系找熟人做夏桂影的工作。又亲自跑到西直门中学,找校长接洽。当时的邵校长非常支持,表示愿意做班主任的工作,同意王菲下学期补考。同时也表示,王菲的家长一直不支持她唱歌,这个工作恐怕不好做。

[此贴子已经被誓言于2005-1-17 12:24:04编辑过]

#12

  • 20年前1月8日
  • 222.90.61.226
雏凤新声:风从哪里来(2)
这件事在王家,确实引起了轩然大波。夏桂影为女儿确定的目标是考重点大学,女儿一旦把心思放在演唱方面,便会离自己这个暨定目标越来越远。
  唱片公司又设法和王菲的父亲王佑林取得联系。王佑林到香港已经几年了,对于香港流行歌坛的情况有些了解,也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他深知目前国内对演艺事业存在很严重的偏见,也清楚目前的应考教学体制,使得千军万马挤在高考的独木桥上这种现象的不合理。
他正在着手帮女儿办理移民香港的相关手续,如果她能够在通俗演唱方面取得一点成绩,将来到了香港,也不失为一条出路。所以王佑林反过来做夏桂影的工作,结果,夏桂影极其勉强地网开一面。虽几经波折,终究成行。盛夏时节,第一次到春城的王菲,心情就像初春的花朵一般怒放。录音是一件苦差事,要一遍又一遍反复演唱,只要一个音没有唱准,就得全部重来。录音棚需要严格隔音,歌手独自站在隔音室里,一遍又一遍重复着一句唱词甚至是一个音,枯燥而且疲惫。王菲翻唱的是邓丽君的歌,这些歌她都唱过千遍万遍,每唱一遍便有不同的理解,有新的心得。此时让她来演绎这些歌,真正是如鱼得水。同时,她在歌唱方面天资丰厚,邓丽君的歌又恰好回避了她音域不够宽的弱点,演唱起来,游刃有余。这个专辑被命名为《风从哪里来》。在邓丽君风靡一时的那个时代,这个专辑销量极为可观,却并没有给王菲带来多大的声誉。只有那些忠心不变的菲迷们,至今仍然保存着当年的记忆。以后,王菲在国内演唱,常常会有菲迷拿着这盘盒带让她签名。看到旧物,王菲常常是莞尔一笑。也有些在王菲成为天后之后迷上她的菲迷们,为了得到这个盒带煞费苦心。
  在这盘盒带中,年仅15岁的王菲,声音显得有些稚嫩,对声线的控制,也远不如后来自如。可这毕竟是她音乐人生的重要起步,可以说是她人生的第一座丰碑此后,王菲对邓丽君的痴迷热度不减。她成名后,仍然执着于对邓丽君的热爱,曾多次努力将邓丽君的老歌进行重新演绎。1995年,她决定再一次演绎邓丽君,她的签约公司对她的计划给予了全力支持,将专辑定名为《菲靡靡之音》,全部演绎邓丽君的歌。那天,王菲在录音棚里录《但愿人长久》,正唱“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外面录音室里的音乐突然停了。她以为机器出了故障,问了好几次,外面才传来一个声音:“邓丽君在泰国去世了。”
  王菲一下子呆住了,说不可能,她那么年轻,这绝对不是真的

[此贴子已经被誓言于2005-1-17 12:44:52编辑过]

#13

  • 20年前1月8日
  • 222.90.61.226
雏凤新声:风从哪里来(3)
录音的朋友说,是真的,邓丽君和她的新男友到泰国度假,两人在酒店里吵了架,男友扔下她独自外出,她呆在酒店房间里,哮喘病发作了。因为没有及时发现,所以,香消玉殒了。
  突然之间,她控制不住,哇的一声哭起来。邓丽君,这盏照耀自己音乐之路的明灯,如此突然地离她而去,感到了无限的落寞,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惶恐和孤独。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王菲满含热泪,在心中唱着。

[此贴子已经被誓言于2005-1-17 12:47:40编辑过]

#14

  • 20年前1月8日
  • 222.90.61.226
恋爱日记事件(1)
进入小学这个时期,心理学家以及教育学专家,将其称为反叛期。
  王菲的反叛期比同龄孩子来得早,持续的时间更长。尤其到了初中以后,王菲开始对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她热衷于排球、篮球和手球运动,她喜欢那种在场上奔跑的感觉,那让她觉得自己整个身体都在爆发,每一个细胞都在舞蹈。她发现,这也是一种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不仅仅只限于语言。语言交流是她的弱项,但凡需要语言交流的时候,她便有
着本能的恐惧,有着深深的自卑。与语言相比,她更乐于用音乐交流,用运动交流。自从高一录过第一个专辑《风从哪里来》之后,唱片公司趁热打铁,给她录了第二个专辑《迷人的卡勒》,这是王菲的第一个外文专辑,其中以日文翻唱歌曲《命运》和法文翻唱歌曲《迷人的卡勒》最为著名。唱片公司本想趁此机会,推出更多的专辑,但他们遇到了麻烦。随着班上应考气氛越来越浓,妈妈对王菲的束约更加严格,绝对不允许她参加任何文娱活动了,让她专心于学习。但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是否能专心学习,并不由家长或者老师的意志转移,甚至连他们自己都无法控制。正是在这紧张的应考准备中,初恋的种子,在王菲的心中,悄然长出芽来。
  据西直门中学原校长回忆,这个男孩是王菲的邻班,高高大大,非常帅气的一个男孩,学习成绩不错,尤其是排球打得好,是学校排球队的主力,是很多女生注目的对象。但这个男生似乎非常高傲,对于班上的一些女生不屑一顾。曾有一段时间,王菲对排球着迷了,只要有机会便去打排球,或者去看这名男生打排球。王菲和这位男生彼此有了爱意,但从来没有表示过什么,也就是说,并没有捅破那层薄纸,只是将这种情感藏在心灵深处。然而,爱情对于少男少女是一种太新奇的体验,他们总是试图通过某种方式,将自己的这类体验表达出来。面对这段情感,王菲将所有的感觉,全都写进了日记。尽管王菲极其小心地收藏着自己的日记本,可是,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课程,令人难免身心疲惫,疏忽就在这种疲劳中出现。妈妈夏桂影发现了藏在女儿日记中的这个超级大秘密,当时吓坏了。为了这件事,母女俩再一次发生激烈冲突。母亲为女儿早恋而愤怒、伤心、绝望。女儿为母亲偷窥自己的隐私而羞愤、怒争。激烈的争吵之后,再一次陷入冷战。
  可这次,妈妈不能无动于衷,也不能等待自然和解,她必须采取行动,要将这颗爱情的种子,扼杀在萌芽之中。她找到了王菲的班主任,将这件事闹到了学校。班主任也为此大吃一惊,找到男生的班主任。

[此贴子已经被誓言于2005-1-17 12:49:06编辑过]

#15

  • 20年前1月8日
  • 222.90.61.226
恋爱日记事件(2)
有关此事的结局,当时的校长介绍得轻描淡写。他说,因为这次恋爱日记事件,王菲和班主任原本较好的关系被彻底毁坏了,两人关系一度十分紧张。后来,王菲去了香港之后,和这个男生仍然保持着联系。王菲也曾谈到自己的初恋。她承认那段恋情持续了四个月,在高考即将到来时,她将这段初恋送走了。但她没有谈到日记事件,亦没有提到自己的初恋男友是学校排球队或者田径队队员。她说自己的初恋对象是好友的同班同学。她和这位好友是小时候的同班同学,常常一起参加各项宣传演出活动。后来,因为升学考试和分班,彼此分开了。可无论是学习还是业余活动,她们仍然常常在一起。王菲去这位好友家学习的时候,非常自然地认识了这个男生许多个星期天,他们在一起,交流学习体验,共同解决课业中的难题,彼此交流对人生的看法、对未来的期望。交往的最初一段时间,在王菲的眼里,他只是一个朋友,一个学习上的伙伴,一个可以交流思想的异性。那时,她甚至还不知道这个世上,除了父母兄弟之情,除了师生同学之情,还有一种更令人痴迷更令人神往更令人心醉的感情。心动的感觉是突然而来的,事前没有任何预兆。有一天,三个人在一起复习的时候,男生去买了三根冰棍,将其中的一根递给王菲。男生递出这两根冰棍的时候,或许并没有什么不同,动作并没有加进情感分量。可在王菲的眼里,他递给自己和递给朋友,两个动作是完全不同的,眼神更加特别。这个动作如一缕清风,轻轻搔动了她心头那根最敏感的神经。她的心极其突然而且毫无理由地狂跳起来,她不明白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于是抬头去瞥男生。目光相遇,男生的脸顿时像着了火一般,哄地一下子红透了。从此,王菲的心里多了一件事。这可真是一件麻烦事,当她意识到这是恋爱时,自己浑身吓软了。学校可是严禁恋爱的,自从进入中学以来,学校每年都会处理几对恋爱的学生,轻则警告,重则记大过甚至是开除。她从来没料到,自己竟然也会爱上了。她告诫自己,不行,这是违反校规的,无论如何,要结束这件事,保持同他的距离。可是,另一方面,她又不由自主地,没日没夜地想起他。只要他的形象出现在自己的脑中,她就兴奋,就甜蜜,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原来,恋爱的感觉是如此美好。
  星期天,她常以去朋友家温习功课为借口,悄悄跑出去和他约会。因此那时对于星期天的期待,充满了甜蜜。
  这段恋情持续了四个月之后,王菲决定将其了结。
  王菲说,了结这段恋情并没有特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感觉。

[此贴子已经被誓言于2005-1-17 12:50:14编辑过]

#16

  • 20年前1月8日
  • 222.90.61.226
恋爱日记事件(3)
王菲的另类,还在于她在某些时候异常的冲动,而在另一些时候,又异常冷静。一些看上去完全相悖的性格,总是这么交织着存在于她的体内。
  
初恋的开始,不能说不是缘于青春的冲动。既然有了这种冲动,她便一往无前地投身进去。但仅仅四个月后,她开始感到彼此在性格上的差距,理智很快告诉她,这个男孩只适合成为自己的朋友,而不适合成为自己一生一世的爱人。于是,王菲就这样向自己的初恋说再见的。

[此贴子已经被誓言于2005-1-17 12:50:58编辑过]

#17

  • 20年前1月8日
  • 219.147.65.41
前面是一 二 两章的内容
怎么样 (未完待续)

#18

  • 20年前1月14日
  • 219.145.60.2
画传的所有部分我都看玩了,而且还手抄下来了,华商报一共连载了十七篇,被我通通搞定啦。厉害吧。

#19

  • 20年前1月16日
  • 222.90.61.226
手抄?
wfdjnancy
抄了多久啊?
这麽多内容岂不是把手都抄酸了~~厉害~~

#20

  • 20年前1月16日
  • 222.90.112.137
我的工作特别闲,所以趁那机会就抄啦,一共连载17篇,现在都抄到15了,就当练子拉.
  • Total:23
  • 1
  • 2
  • 发表回复
登录 注册

您没有登录,如果还不是会员请先注册



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才可以发贴

登录 注册

顶部